阿維尼翁開幕大戲《櫻桃園》來寧,主演于佩爾期待中法戲劇交流
2025-04-18 21:35:00 來源:揚子晚報

4月18-19日,阿維尼翁開幕大戲、法語話劇《櫻桃園》將在江蘇大劇院連演兩場。昨天下午,導演蒂亞戈·羅德里格斯、主演伊莎貝拉·于佩爾,以及該劇多位演員、音樂家走進江蘇大劇院,與觀眾、媒體見面。于佩爾在互動中表示,早就知道中國的傳統(tǒng)戲劇,非常欣賞,希望今后有機會體驗。

“Bonjour,你好!”見面會伊始,于佩爾便用中法雙語回應著大家的熱情。很多觀眾熟知于佩爾,是通過她的諸多影視經典,尤其是那些近似“瘋狂”“復雜”的角色令人印象深刻。這一次,她在話劇《櫻桃園》中擔綱女主角柳鮑芙,讓我們看到詮釋戲劇經典的另一種可能。

該劇圍繞“櫻桃園”的出售易主,映照新舊秩序的重新構建,觀眾們得以近距離目睹影后于佩爾爆發(fā)的強烈表演張力,也得以看到每一位演員對《櫻桃園》中角色的深刻詮釋。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面對世紀交替之時,不同身份的個體將何去何從,又是如何錨定自我......

于佩爾介紹表示,《櫻桃園》可以說是一部“悲劇性的喜劇”,具有雙重色彩。而作為劇中的女主角,柳鮑芙必然也承載了這種雙重性——她既有喜劇的輕松,也有悲劇的沉重,柳鮑芙是一個集“光明與憂傷”于一身的角色,“導演特別強調,演員在詮釋這個角色時,必須展現(xiàn)出她那種深沉的憂傷和多面的復雜性”。

劇中,與柳鮑芙形成鮮明反差的角色羅巴辛,由阿達馬·迪奧普飾演。對他而言,羅巴辛既是農奴之子又是新晉資本家,角色身份的撕裂感需要傾注大量的表演細節(jié)得以詮釋,“越是留白的地方,越能體現(xiàn)人物內心的沖突和張力。舞臺上那些臺詞之外的’沉默時刻’反而是這個角色演繹的核心。”

阿達馬·迪奧普還通過恰到好處的肢體動作呈現(xiàn)角色內心狀態(tài)和身份認同,與中文語境中“震耳欲聾的沉默”不謀而合。

法語話劇《櫻桃園》的誕生還凝聚了臺前幕后所有創(chuàng)作者的心血。從導演對經典文本的當代解構,到舞美團隊對櫻桃園的詩意表達......每一處細節(jié)都鐫刻著對經典的思考與創(chuàng)新的勇氣。

馬塞爾·博宗內(飾演費爾斯)表示,在排練過程中,即興創(chuàng)作幾乎無處不在。導演也允許演員發(fā)揮很多即興,不光是演員的表演,臺上道具的呈現(xiàn),諸如椅子的擺放等等,各個細節(jié)當中都有一些即興的成分。

伊莎貝爾·阿布雷(飾演夏洛蒂)也表示,這種與導演及團隊合作的開放性創(chuàng)作模式,讓整個過程充滿幸福感。與其說是即興,不如說這是我們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其他版本《櫻桃園》,本作另一亮點便是加入了現(xiàn)場樂隊及演員演唱的音樂元素,極大增強了戲劇氛圍。兩位音樂家,為大家解讀了這一舞臺構思,“導演最初對音樂的要求是體現(xiàn)作品如火車開動般的變化能量,尤其是從舊世界到新世界的轉變。在創(chuàng)作第一首曲子時,我們面臨很大挑戰(zhàn),但通過與演員和團隊的緊密合作,最終將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融合在音樂中?!?/p>

盡管法語話劇《櫻桃園》的舞臺給足了誠意,然而語言的差異是無法回避的問題。

“劇中保留了契訶夫原作的法語臺詞韻律,作為法語演出,劇組是否擔心語言影響中國觀眾理解?”面對主持人的提問,該劇導演助理、演員格雷戈爾·蒙賽戈認為契訶夫的經典本身足以消除障礙:“語言的障礙其實可以通過很多舞臺上的呈現(xiàn)打破。有了音樂元素的加入以及每個演員的努力,相信會用更精湛的表演去讓中國觀眾接受。不管怎么說,像《櫻桃園》這樣一個偉大的作品,自身的魅力就很吸引人了?!?/p>

記者了解到,江蘇大劇院是法語話劇《櫻桃園》此次來華四站巡演的其中一站,讓這場演出更顯彌足珍貴。演員伊莎貝爾?阿布雷就表示,一直夢想來中國,這次巡演對她來說是個很好的機會,去體驗和發(fā)現(xiàn)更多中國城市、更多美好的東西。

于佩爾也表示,“我知道中國有許多精湛的傳統(tǒng)戲劇,非常欣賞”,期待中法藝術家之間的交流,“希望未來能夠有機會親身體驗這種傳統(tǒng)的戲劇形式,期待更多中國藝術家能為法國帶去這些傳統(tǒng)藝術,并在那里進行交流創(chuàng)作。”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