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薩40年前出版的《綠房子》中文版,仍被中國讀者珍藏
2025-04-15 12:57:00 來源:極目新聞

新聞記者 徐穎

近日,秘魯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去世,引發(fā)了他在中國的讀者們的懷念。

略薩是拉美文學爆炸時代的四主將之一,馬爾克斯、略薩、富恩特斯、科塔薩爾,他們的作品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涌現(xiàn)文壇,經(jīng)譯介到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文壇刮起颶風,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當代文學。

1987年購買的略薩作品,至今仍珍藏在家中書架上

得知略薩去世的消息,湖北作家劉益善從家里的書架中找出了三十四年前購買的略薩作品。劉益善說,他珍藏著的是1985年外國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略薩的《綠房子》,書的扉頁上還記錄了購買時間是1987年1月。另外還有《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胡利婭姨媽與作家》也購于同時期。

劉益善向新聞記者回憶,上世紀80年代拉美文學翻譯到中國引起爆炸效應,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略薩的《綠房子》《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胡利婭姨媽與作家》,他都讀了。感覺很新鮮,跟中國古典小說不一樣。拉美文學以一種新的表現(xiàn)手法來敘事,評論家稱馬爾克斯的作品為魔幻現(xiàn)實主義,稱略薩的作品為結構現(xiàn)實主義。略薩用幾條線來敘述故事,對拉美婦女的生存和處境反映得很深刻?!拔疑踔劣盟慕Y構現(xiàn)實主義的寫法,寫了幾部中短篇小說,效果還挺好。略薩的書,對中國的作家有一種沖擊力,影響了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寫作的一批作家,對中國文學發(fā)展變革時期起到了重要作用?!眲⒁嫔普f。

改革開放之初人們讀到拉美文學,“像是久旱逢甘露一樣”

今年84歲的劉存沛先生,曾作為云南人民出版社“拉丁美洲文學叢書”(50余卷本)的總策劃和掌門人,擔任了其中大部分重點圖書如《百年孤獨》《酒吧長談》《拉美散文選》《拉美中篇小說選》的責任編輯。至今,他的微信名仍叫“劉拉美”。

劉存沛告訴新聞記者,略薩的《綠房子》,大約在1981或1982年,就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以“外國文學名著”的名義推出來。后來的“拉丁美洲文學叢書”中推出了《酒吧長談》等?!毒瓢砷L談》是略薩“平生最喜愛、最得意的作品”,標志著作家寫作技巧達到高峰,標志著拉美作家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我為有幸成為《酒吧長談》中譯本的責任編輯而自豪?!?/p>

劉存沛回憶,“拉美文學叢書是我編輯過的文學含金量最高的叢書。”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讀者讀到了有別于蘇俄文學和英美文學的拉美文學,像是久旱逢甘露一樣,在拉美作家別開生面的小說寫法中,總會獲得一種親切感和親近感。“小說能這樣寫嗎?”一時成為對中國文壇的啟發(fā)和感召,所以有了拉美熱。云南人民出版社的推波助瀾,功不可沒。

并且,他還回憶,上世紀90年代略薩獲知《酒吧長談》將出中文版后說:“中國在地球的另一邊,對我們的文學感興趣,真有意思!真了不起!”

讓劉存沛感嘆的還有,就在前不久,中國譯介拉美文學作品最多的第一人、翻譯過略薩的《胡利婭姨媽與作家》《城市與狗》《公羊的節(jié)日》《給青年小說家的信》《水中魚——略薩回憶錄》《世界末日之戰(zhàn)》等眾多作品的翻譯家、北大教授趙德明也于今年4月去世。“兩位生前好友一同去談論拉美文學去了。”

略薩曾對科技發(fā)展下文學的沒落表示過擔憂

略薩創(chuàng)作過大量小說、劇本、散文隨筆、詩、文學評論、政論雜文,也曾導演過舞臺劇、電影和主持廣播電視節(jié)目等,他關注時代的發(fā)展和變化。

新聞記者看到,在略薩2001年寫作出版的散文隨筆《文學與人生》中,他對科技發(fā)展下文學的沒落表示過擔憂。

在他看來,“當代視聽手段的驚人發(fā)展,一方面給通訊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使得地球上的男女老少得以分享時事新聞;另外一方面,視聽手段也越來越多地壟斷著人們的消閑時光,搶走了閱讀書籍的時間;這樣的發(fā)展,作為一個未來可能的歷史舞臺,會產(chǎn)生一個非?,F(xiàn)代化的社會:到處布滿了電子計算機,到處是屏幕和手機,沒有書籍,確切地說,書籍——文學——已經(jīng)成為物理時代的煉金術之類的玩藝兒:一種過時的奇特東西,由少數(shù)神經(jīng)病患者在古老文明的墓穴中操練的東西。那個信息控制的世界,盡管繁榮富強,盡管生活水平很高,盡管科技成就輝煌,我卻非常擔心,會是嚴重缺乏文明的世界……”他認為,“那個可怕的烏托邦實現(xiàn)還是消失,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己的看法和意志。”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