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粉爐”攜手“雙耳罐”,揚州迎來國寶級文物展
2025-04-09 22:12:00 來源:現(xiàn)代快報全媒體

4月8日,“數(shù)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揚州站拉開帷幕,南京博物院的明星文物“小粉爐”攜手錯銀銅牛燈、青釉褐綠點彩云荷紋雙耳罐等眾多國寶級珍貴文物,在揚州博物館璀璨亮相,引發(fā)了參觀熱潮。

?△眾多國寶級文物展出

此次展覽的一大亮點,是乾隆皇帝最鐘愛的“小粉爐”?!靶》蹱t”正式名稱為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蓋爐,是南京博物院“玉潤中華”特展中的璀璨明珠。其爐身呈粉紅色,完全由珍貴的芙蓉石雕琢而成,造型古樸且厚重,工藝則極為精細。爐腹部巧妙地雕飾了兩組對稱的蟠螭和鋪首銜環(huán)耳,而蓋頂則細致地雕刻了四條小蟠螭,更顯其精致與華麗。

?△國寶頂流“小粉爐”

芙蓉石,這種被譽為“粉晶”的石英礦石,以其粉紅的色彩和晶瑩剔透的光澤著稱。在首飾制作中,它常被雕琢成嬌小而精致的飾品,展現(xiàn)女性的柔美與魅力。然而,整塊芙蓉石被匠心獨運地雕琢成這樣一件大器,確實令人嘆為觀止。其整體色澤溫潤且均勻,造型古樸而不失靈秀之氣,無疑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錯銀銅牛燈回揚州“省親”

除了引人注目的“小粉爐”,南京博物院的鎮(zhèn)館之寶錯銀銅牛燈也參加了此次巡展。錯銀銅牛燈屬于釭燈的一種,主要由燈座、燈盞、煙管三部分組成,可拆卸。燈座為一呈站姿的黃牛,由牛首處延伸出煙管與燈罩相連,牛的腹部是空心的,可裝水,這樣油煙就可通過煙管溶入牛腹部的水中,以此可確保室內空氣不受污染。錯銀銅牛燈設計巧妙,燈身上的紋飾也十分精美。以流云紋、三角紋、螺旋紋為底,飾以龍、鳳、虎、鹿等神禽異獸圖案。錯金銀器主要流行于戰(zhàn)國,東漢時已不多見,這件錯銀銅牛燈顯示了高超的錯銀制作工藝。錯銀銅牛燈其實來自揚州,1980年出土于揚州邗江甘泉東漢廣陵王劉荊墓,這一次也算是回家“省親”。

?△國寶唐代長沙窯青釉褐綠點彩云荷紋雙耳罐

記者了解到,為了此次巡展,揚州博物館也精心初選了多件館藏珍寶一起展出。其中最珍貴的一件就是唐代長沙窯青釉褐綠點彩云荷紋雙耳罐,揚州博物館共有兩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一件是鎮(zhèn)館之寶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另外一件就是唐代長沙窯青釉褐綠點彩云荷紋雙耳罐。雙耳罐1974年在唐城遺址出土,器身通體施青黃色釉,飾以褐、綠兩色相間的大小斑點組成的聯(lián)珠狀卷云,每組之間繪蓮葉和蓮花紋。其體形之大、紋飾之精、釉色之美,是長沙窯罕見的精品,被譽為“長沙窯之王?!?/p>

?△裸眼3D裝置展示國寶文物

為增強互動體驗,巡展還融入VR、AR、3D裸眼技術等,將網(wǎng)紅博物館的高人氣項目搬到家門口。南京博物院將展出物華天寶裸眼3D裝置,讓您仿佛置身于歷史的長河之中。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則打造了5G大運河沉浸式體驗空間,讓您親身體驗大運河的波瀾壯闊。而蘇州博物館的數(shù)字魔墻等AR、VR項目,更是將虛擬與現(xiàn)實進行交融。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