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教利散文|風雨與成長
2025-04-08 19:07:00 來源:極目新聞


童年的時光,仿若一首幽婉的詩,雖短暫卻韻味悠長;又似一幅淡墨的畫,雖質(zhì)樸卻刻骨銘心。?

我生于一個人口眾多的家庭,兄弟姐妹七人。母親如家庭的軸心,操持著家中洗衣做飯等瑣事,父親在田間辛勤耕耘,維系著一家老小的溫飽。?

在那食不果腹的歲月里,母親卻讓我們未曾遭受饑餓。當然,那時的飲食簡單而單調(diào),早餐常常是干苕,午餐則是稀飯搭配著清炒苕葉,至于晚餐,依舊是與苕相關。?

吃著苕與稀飯,日子如緩緩流淌的溪流。然而,那個夏天的風雨之夜,打破了生活原本的平靜,成為我童年記憶中一道深深的溝壑,至今想來仍心有余悸。?

那日傍晚,天空被烏云如墨般肆意浸染,層層疊疊地堆積在一起,仿若一座即將崩塌的山峰。屋內(nèi)的空氣被這壓抑的氛圍所籠罩,悶熱得令人窒息。母親或許是察覺到了這異常的沉悶,罕見地為我們煮了一鍋面條,還加入了青菜。那鍋中翻滾的面條與青菜,在當時我的眼中,宛如一場奢華的盛宴。母親為我們都盛上滿滿一碗,那升騰的熱氣似希望的曙光,瞬間點亮了我們黯淡的眼眸。?

然而,美好總是如此短暫。剎那間,屋外狂風怒號,仿若千萬頭猛獸在咆哮。房頂?shù)耐咂诳耧L的肆虐下,發(fā)出噼里啪啦的聲響,有破碎的瓦片如暗器般從屋頂墜落,在身邊摔得粉碎,濺起一片塵土。與此同時,電也戛然而止,黑暗如潮水般瞬間將我們淹沒。母親焦急的呼喊聲如劃破黑暗的閃電:“快,放下碗筷,都到里房去!” 我們?nèi)缡荏@的小鹿,匆忙放下手中那半碗尚未吃完的面條,集體奔向家中唯一一間鋪有樓板的房間。那半碗面條,我滿心都是對它的不舍與惋惜,卻也只能無奈地跟著家人進了里屋。?

在那狹小的房間里,我們一家人坐在矮凳上,緊緊地擠在一起,仿佛這樣便能抵御外界的狂風暴雨??耧L依舊在屋外呼嘯。屋外下著傾盆大雨,屋內(nèi)則雨點滴滴答答。借著偶爾劃過夜空的閃電光亮,我小心翼翼地探頭望向其他幾間房屋,只見地面上滿是凌亂的磚頭、破碎的瓦片以及被狂風席卷而來的枯葉,一片狼藉。?

突然,一道刺目的閃電如利劍般劃破長空,瞬間將黑暗撕裂,緊接著,一聲震耳欲聾的炸雷如天崩地裂般轟然響起,那聲響似要將整個房子都震垮。我被這巨響嚇得六神無主,如一只受驚的野兔,不顧一切地朝著母親的身邊躲去,并緊緊地伏在母親的大腿上。透過那一閃而過的閃電光亮,我瞥見每個人的頭發(fā)和衣服都被雨水無情地浸濕,狼狽不堪。母親的眼中,不知是雨水還是淚水,恰似晶瑩的珍珠,透著無盡的堅毅。她那溫柔的聲音在風雨聲中如同一縷溫暖的春風,輕輕拂過我們的心田:“別怕,孩子們,只要人沒事就好,風雨總會過去的?!?

不知過了多久,雷雨漸漸減弱,終于恢復了一絲寧靜。然而,此時的我們早已渾身濕透,仿若落湯雞。而灶臺上那半碗原本熱氣騰騰的面條,此刻也已被雨水灌滿。那一刻,在那昏暗而潮濕的角落里,一顆堅定的種子在我幼小的心靈深處悄然種下。我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努力學習,早日脫貧,讓自己和家人不再生活在這危房里。?

歲月流轉,如白駒過隙,憑借著自己不懈的努力與拼搏,事業(yè)小有成就,不再為一日三餐發(fā)愁。我先在城郊建起了一座四層的私房,緊接著,我又回到農(nóng)村的宅基地,精心打造了一座小別墅,那精致的庭院、典雅的建筑,宛如我童年夢想中的城堡,屹立在這片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上。往昔那害怕風雨的日子,如今已如過眼云煙,一去不復返。童年的風雨曾讓我飽經(jīng)磨難,但也鑄就了我堅韌不拔的性格,讓我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懷揣著希望與勇氣,大步前行。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