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的家鄉(xiāng)孫橋鎮(zhèn)五泉廟村,人們在小滿時節(jié)開始插中稻秧。剛把冬閑田和綠肥田的秧苗插完,芒種節(jié)又到了,一夜之間麥田變成了金黃一片。人們一邊搶收麥子,一邊耕整麥田搶插秧苗,當?shù)厝撕喎Q“雙搶”。
每天太陽還未完全升起,男人開始挑秧,婦女就去水田里插秧。男人挑完秧苗,也得下田插秧。插秧的人顧不上回家吃飯,需要家人把早飯送到田間地頭吃?!半p搶”期間,家里老人們也比平時起得早,她們要盡快做好飯,交給小孩子送到插秧的地方去。吃早飯的時間到了,他們用田里的渾水洗洗手,坐在田埂上匆忙吃完飯,婦女們繼續(xù)下田插秧,男人們則去耕整麥田。
我給父母親送的早飯都是大米飯和腌菜,有時還有兩個咸雞蛋。咸雞蛋是從春天開始攢起來腌的,奶奶算計著,“雙搶”時咸雞蛋就腌出油了。
到了上午十點鐘左右,麥穗上的露水曬干了,婦女們又去割麥子,捆麥草頭,男人們把麥草頭挑到附近的禾場里堆垛。
中午時分,烈日高懸,熱浪滾滾,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滴落在土上,瞬間消失。但大家依然堅守在屬于他們的崗位,收麥子必須爭分奪秒,耽誤一個時辰,就可能碰到下雨,如果回家吃飯,至少要耽誤一兩個鐘頭,實在耽誤不起。因此,人們只能將午飯簡單地對付一下。小孩子都上學讀書去了,就得由老人送飯。
送飯的老人提著籃子,里面裝著熱騰騰的飯菜,穿過田間小路,來到勞作的親人身邊。籃子里,大多是噴香的米飯和黃瓜、辣椒、豆角、茄子之類的大眾菜。也有少數(shù)老人送的是松軟的饅頭和香噴噴的鍋巴粥。老人們做午飯,通常會多炒幾個菜,這些飯菜雖然簡單,但在田間地頭吃起來特別香。
每當飯菜送來的時候,干活的人心情就放松下來,他們接過飯菜,坐在田埂上的樹蔭下,悠閑地吃著。吃飯的時候,人們會聊起天氣、收成、家庭瑣事,有時也會談到孩子的學業(yè)和麥收后的打算。飯菜不小心掉在地上,過不了幾分鐘,就吸引著大量的蚊蟲和螞蟻前來光顧。人們并不在意蚊蟲螞蟻叮咬,始終想著如何把今天的活快點干完。
除了“雙搶”要送飯,脫麥子也要送飯。仲夏時節(jié),脫麥子的禾場上忙碌的身影絡(luò)繹不絕。中年男人搬來梯子爬上麥垛,雙手抓住一捆捆麥草頭往禾場里扔,青年婦女將一捆捆麥草頭拖到脫粒機旁,青年男人每四人一班輪流上陣,一人將麥草頭搬上案板解開葽子,兩人將麥稈散開遞送到脫粒機口邊,一人雙手掐著麥秸稈快速往脫粒機口里喂……眾人合力脫麥子,一邊干活一邊談家常,非常熱鬧。一個禾場的麥子脫完了,還要到另一個禾場脫麥子。
這時,就遠遠望見送飯的老人們的身影,她們提著裝滿飯菜的籃子,走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她們的身影由小變大,由模糊變得清晰,不一會兒就將熱騰騰的飯菜送到親人手中。吃飯時,人們圍坐在一起,互相交換品嘗菜饌,一邊吃飯,一邊閑聊。他們說的話不知重復了多少遍,依然不覺得枯燥無味。盡管飯菜簡單,但在這一刻,卻顯得尤為珍貴和美味,因為,那是在打麥場上吃到的飯菜。
如今,故鄉(xiāng)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機械化,人們再也不用冒著烈日在中午勞作了,送飯的年代也漸漸離農(nóng)人遠去。但在田間地頭和打麥場上舉家吃飯的場景,回想起來依然溫暖如初。雖然那時的生活辛苦,吃得也很差,但那時的我們正是青春少年。
(許梅坤,荊門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