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伊麗莎白》首次來到中國,連演40場,為中國觀眾敲開德語音樂劇的大門,也成為無數(shù)劇迷心目中的“白月光”。
闊別十年之后,《伊麗莎白》以音樂劇版音樂會的形式,回歸上海文化廣場,依然人氣爆棚。這場音樂與戲劇的盛宴,將持續(xù)至9月15日,熱演21場。
德語音樂劇的巔峰之作
《伊麗莎白》由劇作家米歇爾·昆策、作曲家西爾維斯特·里維聯(lián)合創(chuàng)作,1992年9月首演于維也納河畔劇院。
這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德語音樂劇,32年來吸引了1200萬觀眾,演出超過9000場,足跡遍布14個國家,被翻譯成10種語言上演。
15歲的伊麗莎白與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見鐘情,步入皇室婚姻?;楹蟮乃皇`在宮廷禮儀中,皇太后的管教也使她痛苦不已。幾年后,她終于意識到自己的美貌是最有力的武器,并逐漸開始涉足政事。死神如影相隨,不斷誘惑她走向黑暗世界、尋求永恒的自由……
音樂劇講述了真實的茜茜公主的人生——一位自我意識強烈的新時代皇后,一位為了個人自由與宮廷不懈抗爭的女性。“我感興趣的是成年以后的茜茜的故事,這是一個女人為了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奮斗一生的故事?!泵仔獱栒f。
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大女主戲”。“我只屬于我自己”,這首節(jié)奏激昂、旋律動人的歌曲被伊麗莎白反復吟唱,講述了她堅定一生的個人信條,也唱出無數(shù)當代女性的心聲,成為無數(shù)德語音樂劇觀眾的“入坑金曲”。
2019年以來,《伊麗莎白》音樂會版四度在維也納美泉宮的露天廣場舉辦,每年吸引逾十萬世界各地觀眾。上海的音樂會版,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華麗造型、精美服裝,同時,對舞美進行升級:一道樓梯、一扇大門構(gòu)建舞臺基礎,一支樂隊分列舞臺兩側(cè),一個巨大的LED屏詩意呈現(xiàn)劇中原本布景的部分。
音樂會版依然受到上海觀眾熱捧。返場時刻,觀眾久久不愿離去,拍手跺腳,甚至能跟著集體哼唱劇中的金曲?!拔覀冇靡魳泛臀淖种v述的故事,它被接受了并受到了中國觀眾的喜愛,這讓我們很感動。”劇作者米歇爾感慨?!拔覝I流滿面,這不僅是對我們的藝術(shù)和語言的尊重,更是對我們的愛,我永生難忘?!弊髑椅鳡柧S斯特激動地說。
以《伊麗莎白》為起點,文化廣場引進了不少德語音樂劇/音樂會,建立了穩(wěn)固的觀眾基礎,今年又有多部德語音樂劇登場。11月至12月,同樣由米歇爾、西爾維斯特聯(lián)手打造的《蝴蝶夢》,以及講述“童話國王”傳奇一生的《路德維希二世:國王歸來》,都將以音樂劇版音樂會的形式首登中國舞臺。
“我們選擇德語音樂劇,不是因為它獲了多少獎、拿了多少票房,更多是從審美的角度去判斷?!蔽幕瘡V場副總經(jīng)理費元洪說,從音樂旋律到戲劇架構(gòu)、深刻意義,中國觀眾更容易對法語、德語音樂劇共情,“前者更多詩意,后者更多哲思,觀眾復購率非常高,愿意一遍遍去品味?!彼f,這些國家對音樂劇風格的處理和態(tài)度,也給了中國音樂劇行業(yè)啟示,“每個國家都要走一條自己的道路,要符合本國國情,符合藝術(shù)基因上的審美?!?/p>
頂配演員挑梁演大女主
伊麗莎白是舞臺上的焦點。飾演此角的安妮米可·凡·丹,曾在5個國家的18個城市用3種語言演繹,是當之無愧的伊麗莎白頂配演員。
這是安妮米可第一次登臺文化廣場,“我一開始很緊張。大家一直在拍照,后來聽到掌聲,看到滿場的燈光,我才放下心。原來大家是喜歡的?!?/p>
安妮米可第一次演伊麗莎白是22歲。她還記得,自己試鏡非常緊張,作曲家鼓勵她輕輕地唱,溫柔地表達出來就好了。
20年時光飛逝,她從一個明麗少女變成一位強大女性,對伊麗莎白的理解更深了,演繹上也有了更多厚度。走進人生下半場的伊麗莎白,離夫棄子,周游列國,不愿歸家。安妮米可一直想問伊麗莎白:如果可以選擇,還愿意離開孩子那么久嗎?“這是我比較難接受的部分,前兩天登機要離開孩子時,我覺得很難過?!?/p>
音樂劇版和音樂會版,有什么不一樣?安妮米可坦言,音樂會版“加持”更明顯,就像一個禮物,可以讓她直觀、盡情地感受音樂,“以前演音樂劇,我會跑到樂池去感受樂隊的聲響。我是需要音樂去調(diào)動情感的人,音樂會版讓我有了更多自由?!?/p>
死神貫穿始終,和伊麗莎白如影隨形,最終用一個“死神之吻”帶走了她。盧卡斯·邁爾一襲白衣出場,高挑的身形、俊美的臉龐、迷人的嗓音,傾倒了不少觀眾。這也是他的死神首秀。
盧卡斯從小就是劇粉,沒想到有一天會參演其中,“我的童年夢想成真了,接下來是一場真正的冒險?!币灿腥苏f,舞臺上的他不像一個死神,而是像一個天使。盧卡斯笑說,這個角色變化莫測,是激發(fā)觀眾想象力的一個存在,“他有時候像伊麗莎白的愛人,又像她最親密的朋友,也是她最強大的敵人。這就是死神身上的魅力。”
《伊麗莎白》2014年來上海時,馬克·賽博特曾經(jīng)飾演死神,更具成熟男性的魅力。再次歸來,他將特別出演9月的部分場次,“很開心回來,上海就像我的第二個家。我熟悉這座城市,熟悉這里的路況、商店,當然更熟悉上海觀眾,他們太熱情了。雖然只能參演一小段時間,但這絕不是我最后一次來上海?!?/p>
里卡多·格里克飾演的路易吉·盧切尼,將一把尖刀刺向伊麗莎白的胸口,導致她的死亡。路易吉出身于意大利貧困家庭,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當時想刺殺的是奧爾良王子,王子沒來,伊麗莎白來了,成了替死者。
“歷史總是這樣荒誕。他是最后殺死伊麗莎白的那個人,也變成了故事的講述者?!边@個角色需要和觀眾互動,熱情四射,他會注意拿捏尺寸,不要搶戲,“當需要我去表達情緒時,我會站出來去吸引全場觀眾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