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非遺|把幸福生活“釀”進四季
2024-08-30 22:12:00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初秋正午,暑氣還未消散。

8月27日,走進賀州市八步區(qū)蓮塘鎮(zhèn)蓮塘村,劉國桃和妻子正在自家庭院制作客家百菜釀中的豆腐釀和辣椒釀。

老兩口雖已70多歲,但手腳利索,他們將油豆腐破口、填料、收口,按壓緊實,動作一氣呵成。不一會兒,記者就看到做好的豆腐釀和辣椒釀堆起了一座座小山丘。

劉國桃是自治區(qū)級非遺項目《八步客家百菜釀制作技藝》傳承人,他告訴記者:“‘釀’其實就是我們客家話里‘塞’的意思,百菜釀,顧名思義,代表我們的釀菜主料很多,幾乎什么都能弄來釀,最多能釀出108種菜肴。”劉國桃笑著解釋,“我們這附近都是客家人,家家戶戶都會做釀菜,也愛吃釀菜。”

“來其清且潔,況兼莢在中。剖云分片片,切玉鏤空空。料選魚和肉……酞醇借火攻。”清同治年間,粵東詩人張子筠《釀豆腐卜二韻》中如此描述。可見釀菜的制作和烹飪方法一脈相承,與當今相比并未發(fā)生太大改變。

據(jù)記載,最早出現(xiàn)釀菜的時間約為明代。賀州市八步區(qū)的釀菜技藝起源于客家飲食文化。當時,客家人從中原遷徙至南方后,因思念家鄉(xiāng)美食而就地取材,用不同原料和蔬菜等食材代替面皮包裹餡料制作食品的一種方法。這種飲食習慣在賀州地區(qū)代代相傳,便形成了如今豐富的釀菜文化。

據(jù)了解,八步區(qū)客家人主要為明清兩代兩次客家人西遷高潮自廣東遷來。“我是客家人,祖先從廣東那邊遷過來的哩!”回憶起祖籍地,雖已不記得具體地址,可劉老總會用客家方言自豪地告訴別人。

粵楚文化的交匯,加之瀟賀古道上頻繁的人流物流,促進了八步客家百菜釀的繁榮。自幼在長輩的廚房里打轉(zhuǎn)的劉國桃,與食物有著不解之緣?!澳晟贂r,看著老師傅手法嫻熟地將肉餡釀入各類蔬菜瓜果之中,那份細膩與耐心,便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傳承的種子?!边b想年少時光,劉國桃的神情溫暖。隨著年歲的增長,這份對美食的熱愛逐漸轉(zhuǎn)化為對非遺技藝的執(zhí)著追求?!拔叶畾q就跟著老師傅學習百菜釀的制作了,不難的,多看幾次就能會。”劉國桃自信地說。

百菜釀的制作技藝流程雖簡單好上手,但想要做的美味,卻離不開制作者日復(fù)一日的細心觀察和一代代非遺傳承人的經(jīng)驗之傳?!皼]有特別的秘方,都是靠多看。”似乎對于不善言辭的劉國桃老人家來說,釀菜也早已經(jīng)釀入了平凡的生活里。

勤奮好學和對于制作美食的天賦,年輕的劉國桃在老師傅的帶領(lǐng)下,沒多久就掌握了百菜釀的制作技藝,還成了十里八鄉(xiāng)遠近聞名的“釀菜高手”。

“經(jīng)常有人專門請我去做釀菜,我最忙碌的時候同時擔任三個廟會的主廚。在我們這里春節(jié)、八月初十、六月初六......各家各戶都會齊聚一堂,一起過節(jié),我做的釀菜大家都喜歡吃?!眲易院赖馗嬖V記者。

客家百菜釀的制作技藝雖然簡單,也已融入了尋常百姓家。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美味,更在于它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和人情味。小小的釀菜,卻能在包裹與被包裹之間“釀”出慢慢的幸福感。每一道百菜釀都內(nèi)含著對家人的關(guān)愛、朋友間的情誼以及鄰里間的和睦,也是當?shù)厝藗冃腋?、從容生活的最真實寫照?/p>

在賀州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客家百家釀如同一首悠揚的民謠,唱響了四季美食的流轉(zhuǎn)與變遷。它不僅僅是美食的制作技藝,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情感的寄托。劉國桃老人家隨已73歲,但依然精神矍鑠,眼神堅定。記者臨走時,老人家一家在門口親切地揮手送別,相信在劉國桃等非遺技藝傳承人的共同努力下,客家百家釀非遺技藝,將繼續(xù)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綻放獨屬于它光彩,成為每一個賀州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家鄉(xiāng)味道記憶。

三餐四季,人間煙火,世間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