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這是“落石”的故事,也是落實的故事》
作者:翟偉 宗巍 張博宇
講述吉林省集安市下解放村在遭遇連續(xù)強降雨后面臨山體“落石”威脅,當地干部及時發(fā)現應對,成功排除險情的故事。視角獨特,以小見大,主題深刻,現場感強。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中心:《文化中國行丨非遺蜀繡:承七夕習俗 享詩意浪漫》
作者:王薇 劉暢 樊嘉晨 王映涵 郭一
將七夕與非遺蜀繡結合,通過穿針乞巧、投針驗巧,以及食巧果、拜月等七夕民俗,展現七夕的浪漫意趣和蜀繡的文化內涵。創(chuàng)意新穎,制作精良。
新聞:《一把掃帚掃出“人間詩話”》專題
作者:新聞
通過挖掘“環(huán)衛(wèi)工詩人”甘宏和“油條散文家”王連生等草根創(chuàng)作者的文藝追夢故事,展現平凡生活中的文藝光輝。視角獨特,挖掘深入,貼近性強。
西部國際傳播中心:《駐村之路》
作者:董冠男 晏語 陳映竹 羅胡鑫
講述選調生梅文婷從復旦大學畢業(yè)后,來到重慶市綦江區(qū)中壩村投身農村發(fā)展的故事。采訪深入,講述平實,真摯感人。
人民日報:《奧運微評說:致敬熱愛》
作者:苗苗 徐丹 鞏晗
湖北日報:《392張車票,找奧運冠軍報銷?網友:淚目!點贊!》
作者:趙峰 黃珺 王瓊 孫凌
以奧運冠軍王宗源父母家中的392張車票為切口,講述夫妻二人16年間為支持兒子訓練,奔波往返于武漢、北京與家鄉(xiāng)襄陽的感人故事。視角獨特,挖掘深入,真摯感人。
重慶日報-新重慶客戶端:《高溫下的“炎”值擔當》
作者:新重慶—重慶日報(集體)
報道將鏡頭對準快遞小哥、機場地勤等高溫下的勞動者,真實記錄下他們的工作狀態(tài)。采訪扎實,制作精良。
大象新聞:《珍稀動物為何瘋狂“漲粉”河南?》
作者:萬丹 趙丹楓 張?zhí)N璐 李靜
在第二個全國生態(tài)日來臨之際,以H5和水墨風海報形式,介紹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等河南各地的珍稀動物,展現新時代河南生態(tài)文明建設成績。創(chuàng)意獨特,制作精美,交互性強。
四川新聞網:《以江河之名》
作者:戴璐嶺 謝川霞 周瓊 俞文晶 熊雅琪等
以H5的形式講述“熱不洛的編織袋”“卓瑪的工具書”等多個在江河源頭川西高原查針梁子發(fā)生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形式創(chuàng)新,講述生動。
點擊此處閱讀原文
抖音博主超級工業(yè):《巴黎奧運會上的中國黑科技,國內企業(yè)生產的乒乓球,落點更精準》
作者:超級工業(yè)
視頻博主以“中國制造”乒乓球、中國選手領獎服為例,從工藝、材質、性能等方面展開介紹,講述巴黎奧運會上的“中國黑科技”。以小見大,層層深入,講述生動。
檢察日報方圓雜志:《奧運開賽,義烏“爆單”!義烏老板娘的“搞錢密碼”和“成長煩惱”》
作者:劉亞 張哲
從巴黎奧運期間義烏多家商戶訂單爆滿切入,結合曾困擾商戶的問題,展現“法治就是最好營商環(huán)境”的主題。挖掘深入,主題深刻,針對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