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晟銘《一封家書》:愛存在于每一個微小的事件里
2019-04-30 10:47:45 來源:中國文娛
“我來到你的城市,走過你來時的路。想像著沒我的日子,你是怎樣的孤獨(dú)。拿著你給的照片,熟悉的那一條街,只是沒了你的畫面……”有時候,一首歌、一種味道、一件事物,會不經(jīng)意地觸動我們的心弦,讓我們想起那些人和那些事。
成長是一個很復(fù)雜的過程。你是否也曾有這樣的經(jīng)歷:當(dāng)生命中某些重要人的離開,讓你仿佛在一夜間長大。那時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無聲的哭泣比嚎啕大哭更加痛徹心扉。因?yàn)?,有些人好久不見,有些人卻再也難見。
在奶奶離開十年之際,何晟銘登上《一封家書》第二季的舞臺。通過一句句樸實(shí)無華的話語、一件件溫馨暖人的小事,將那些成長過程中的愛與痛展現(xiàn)與這封無法寄出的特殊家書中。
何晟銘《一封家書》:愛存在于每一個微小的事件里
睹物即思人:一事一物,皆是念想
中國人喜歡給自己的孩子起“小名”。所謂“小名”,就是小時候使用的名字,一般在家族內(nèi)部或者親朋好友之間使用。“小名”就像是一個親情密碼,喚起人們對家的想念。
“您最愛叫我小海。每次在哪兒看到這兩個字,哪怕只是一個海字,都覺得像是你對我的呼喚。”在何晟銘的講述中我們發(fā)現(xiàn),身邊的事物令他時常會想起奶奶:有時候是一個熟悉的名字,有時候是一把記憶中的梳子。“奶奶,前幾天我在網(wǎng)上看見一把梳子,好像您以前每天用的那把梳子——黑黑的木頭的。我下單買了一把,買了之后才想起來我現(xiàn)在頭發(fā)剃得很短,就是寸頭,您要是看見我一定一下子認(rèn)不出來了。不過沒事,前些年拍古裝戲我剃了光頭不也是一樣包里揣把梳子;梳一次,想您一次;梳一回,愛您一回!”
何晟銘《一封家書》:愛存在于每一個微小的事件里
《文心雕龍·物色》中寫道:“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韓愈《原性》也指出:“情也者,接于物而生者也。”“觸景即生情,睹物即思人”,在現(xiàn)代生活中,這成為人們抒發(fā)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
“您猜我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哈哈,我最拿手的藕燉排骨!可惜這邊的藕沒有老家的香,但每次想您的時候就吃上一塊藕,彷佛就回到您身邊。”何晟銘總是回想起奶奶在廚房里忙忙叨叨的場景:家里總是人來人往,奶奶一邊端著藕燉排骨一邊大聲說著“男人不可三日無姜,女人三日不可離藕”。“我今天還買了甘蔗,特意沒削,扛著長長一根回來。小時候沒啥糖果零食,甘蔗是您三天兩頭給我準(zhǔn)備的點(diǎn)心,用您的指甲剝皮,用您的嘴啃成幾段兒放在我手里。我沖著您笑,您沖著我笑,我永遠(yuǎn)記得您金子般的微笑。”
 
時光難回首:余生很長,更需珍惜
事物是情感的寄托,書信也同樣是情感的抒發(fā)。何晟銘講述了這封家書的緣由:“去年清明在云南怒江拍戲回不去老家,只好朝著西流河鎮(zhèn)的方向給您和爺爺磕個頭。今年在橫店忙著無法返鄉(xiāng),只好寫封家書給您上上香。”清明節(jié)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此時的何晟銘不再是舞臺上光鮮亮麗的明星,而更像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通過祭祀祖先來表達(dá)對已故之人的思念。而思念,很大程度源于當(dāng)時的遺憾:遺憾自己沒有好好珍惜相處的時間。
何晟銘《一封家書》:愛存在于每一個微小的事件里
“從前的日子雖說特別慢,但我很小活得就像陀螺一樣。我以前回來陪您的時間太少太少,對不起奶奶!您雖然口頭上說能回來就回來,回不來也不用太自責(zé)。但我知道您是最疼愛我的,我就是您日夜思念的小海!”中國的家長多是這樣“口是心非”,即使心中再舍不得,言語上也不會體現(xiàn)出來。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這樣的鼓勵讓年輕人可以無后顧之憂地奮斗,但有時候也難免會有遺憾。
古語有云:“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以前網(wǎng)絡(luò)上流行一句話:“余生很長,何必慌張。”但其實(shí),即使余生再長,仍需好好珍惜。“我演的《南行九歌》那部電影里的奶奶曾說‘財米油鹽再多也沒日子多’,我也總覺得余生再長不必慌張,總有很多時間??烧娴街烀哪昙o(jì)才明白,最最幸福快樂的就是和親人相處的時光,可這樣的日子哪有夠的時候啊!奶奶,如果可以重頭再來的話,我一定要好好珍惜。”
何晟銘《一封家書》:愛存在于每一個微小的事件里
像是為了彌補(bǔ)那些錯過的時光,何晟銘在信中詳細(xì)描述了在奶奶去世的十年間他的變化:做了演員,演了很多戲,唱歌還沒有放棄,但跳舞卻不怎么跳了。他細(xì)數(shù)他曾經(jīng)飾演過的那些角色:林初一、林峰、林嘯、周亞夫、宮少華、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雍正、朱標(biāo)、付翔、楊俊波、劉星河、安世耿、楊嘯天、凌世為……“我多想讓你看看我的劇啊,幻想著你坐在電視劇前給街坊鄰居介紹說‘快看!這是我孫兒小海!’。
正像何晟銘說的那樣:此生最大的遺憾的就是沒有好好陪奶奶變老。而《一封家書》也想通過何晟銘給奶奶的這封特殊的家書,給現(xiàn)代人以啟示,讓他們學(xué)會珍惜。
 
微笑的傳遞:舉手之間,溫暖洋溢
“我還記得您每天忙完總是在大門前小凳子上坐著,不停地梳著您的頭發(fā),油亮烏黑,夕陽西下映襯著您的背影總是那么倔強(qiáng)和好看?,F(xiàn)在想來,每天梳頭是不是您的一種解壓方式呢?”在何晟銘的記憶中,奶奶總是笑瞇瞇的,她的微笑有如金子般燦爛。現(xiàn)在的他才明白奶奶當(dāng)時拉扯一家人是多么不容易,他也更加理解了奶奶微笑中的含義:堅(jiān)強(qiáng)和慈悲,生活再苦從不抱怨。
“小時候家里不夠吃的都要先緊著門外要飯的,每一次都是滿滿一大碗白飯菜堆成尖給他們,我總問您他們都是誰呀,您總說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大家都不容易。”在何晟銘眼中,奶奶是一個對自己吝嗇但是對別人特別大方的一個人:“您從不舍得給自己花錢,后來我掙錢了每次給您的零花錢您總是里三層外三層包在手帕里藏在最里面的口袋,藏來藏去有時候您自己都忘了在哪兒了。不見了錢還發(fā)脾氣,就像家里的雞被誰偷了您跑出去一邊追一邊罵一樣,那脾氣大得不得了,哈哈,您是家里的一片天,但您也是最有愛最可愛的老太太!”
奶奶是一個可愛的人,更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在潛移默化中,成長之后的何晟銘已經(jīng)漸漸繼承了奶奶的一些“寶貝”:愛笑,也學(xué)著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何晟銘《一封家書》:愛存在于每一個微小的事件里
“每一次幫助其他人的時候,特別是在活動里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孩子,我總能想起和您相處的那些時光,與您給我的陪伴與愛?,F(xiàn)在有很多孩子心里其實(shí)很孤單,而您的愛讓我知道,不論是您為我剝的甘蔗、還是藕湯,愛存在于每一個微小的事件里。”正如何晟銘在信中說的那樣,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舉動,卻恰恰是最溫暖的的存在。而他愿意將自己從奶奶身上得到的溫暖傳遞給那些需要愛護(hù)的孩子。“這些孩子,其實(shí)也只是需要這樣一份愛與陪伴。謝謝您奶奶,是您金子般的微笑鼓舞著我,我很健康,我很滿足,都是因?yàn)槟木壒省?rdquo;何晟銘多年來熱衷愛心事業(yè),是一個不留名的低調(diào)慈善人。
 
由微博、大眼娛樂、大業(yè)創(chuàng)智、酷燃視頻聯(lián)合出品,999感冒靈獨(dú)家冠名播出的文化情感類短視頻欄目《一封家書》第二季第11期已于4月29日晚18:00在酷燃視頻上線播出,同期音頻將在酷我音樂獨(dú)家上線。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jìn)社區(qū)

熱點(diǎn)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