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余座火車站房出自這家設計院,見證中國四代鐵路站房變遷
2023-05-19 00:27:00 來源: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18日訊(記者王謙 通訊員張啟山)武漢站、廣州南站、杭州西站、昆明南站……這些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地標性火車站背后,都烙印著在漢央企鐵四院的身影。5月18日鐵四院70周年成就展舉辦,除了設計高鐵,鐵四院還規(guī)劃設計了500余座鐵路站房,特大型、大中型現(xiàn)代鐵路站房數(shù)量全國第一。

1968年建成的南京站。

鐵四院建筑院副總工程師李立介紹,新中國成立后,鐵四院投身第一代鐵路客站設計,總結(jié)出了鐵路站場、旅客站房和交通廣場的經(jīng)典三要素模式,設計了韶山站(1967年建成)、南京站(1968年建成)等一批經(jīng)典客站,對我國鐵路客站的設計建設影響深遠。

改革開放后,客站建設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高架候車”模式風靡全國,縮短流線、節(jié)省用地、使城市和車站的關(guān)系更緊密。鐵四院設計了鄭州站、杭州站、徐州站等優(yōu)秀作品。

中國第三代鐵路客站代表——武漢站,2009年建成。

21世紀初,我國鐵路事業(yè)進入高鐵時代,鐵四院創(chuàng)新實踐第三代鐵路客站設計,迎來了鐵路客站理論及技術(shù)的大繁榮,其設計的新型客站揚州站和泰州站,被譽為第三代鐵路客站“開山之作”,引領(lǐng)了新一輪鐵路客站創(chuàng)新設計的方向。

伴隨著高速鐵路的迅猛發(fā)展,從“白云黃鶴”的武漢站到“雨打芭蕉”的廣州南站,從首創(chuàng)全“上進上出”流線的深圳北站到全“下進下出”的佛山西站,一座座耳目一新的鐵路客站精彩紛呈,以地域文化性承載為特征的樞紐站房更是成為城市的新名片,武漢站和昆明南站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

中國第四代鐵路客站代表——杭州西站。

近年來鐵路客站的城市屬性也不斷增強,第四代鐵路客站應運而生,“站城融合”成為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杭州西站成為站城融合突破性創(chuàng)新的典范;在廣州白云站設計“可伸縮的車站、會呼吸的廣場”,打造既融又分的站城融合模式;在深圳西麗站提出“站、城、人、自然”融合的設計理念;在上海東站以“卓越上海、開放浦東、世界樞紐、東方客廳”的設計理念,成為引領(lǐng)新時代“站城融合”的示范區(qū)?!拔錆h的漢陽站和天河站,我們也在積極參與前期規(guī)劃研究,未來這兩座站房也將是‘站城融合’的代表?!崩盍⒈硎?。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