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wǎng)4月19日訊 好消息!好消息!備受網(wǎng)友們矚目的武漢光谷廣場綜合體工程有了新進展~
記者獲悉位于光谷廣場綜合體地下二層的光谷珞喻路通道今日(4月19日)上午將通車雙向6車道!來往車輛經(jīng)過光谷廣場轉(zhuǎn)盤時可從地下直穿而過,大大緩解光谷綜合體周邊的交通狀況。
光谷珞喻路通道是一條市政公路通道,下穿光谷廣場,連通珞喻路與珞喻東路,全長1.27公里,按城市主干道路設計,采用雙跨矩形結構,與武漢地鐵11號線、2號線南延線等相互交錯,設計車速為60公里/小時。
光谷廣場綜合體何時全部修好?
今年3月在長江網(wǎng)武漢城市留言板武漢地鐵集團給予了回復:預計完工時間為2019年年底。
光谷廣場綜合體總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相當于23個標準足球場,地下分三層。巨無霸般的體量在世界都罕見。
其最大埋深34米,差不多有11層樓那么高,綜合體主要以下包含三項大工程,3條地鐵線:2號線南延線、11號線、9號線和2條市政公路隧道:魯磨路隧道、珞喻路隧道以及地下公共空間。
在這個地下空間里,地鐵站、地鐵隧道、公路隧道分為三層并存,互不干擾,行人可以在此無縫換乘,愜意行走。
就地鐵而言,地下一層為地鐵站廳及公共空間,魯磨路公路隧道位于地下一層上方的夾層,地下二層為地鐵2號線南延線區(qū)間、珞喻路公路隧道,地下三層則是地鐵11號線的站臺。
亞洲最美
如果從天空中俯視整個“星河”藝術品,它就像一個“托盤”,趴在光谷綜合體上方,如果有網(wǎng)友擔心其穩(wěn)定性,它的抗震性大家完全不用擔心喲!
而光谷廣場綜合體的地下空間以“七彩童話”為主體,站內(nèi)采用七彩色鋪裝,中廳頂部為旋轉(zhuǎn)風車造型,光谷廣場建成后地面有七彩玻璃,陽光能穿透照射到地鐵站內(nèi),旨在打造“亞洲最美”地下綜合體。
下面是車站內(nèi)部設計▽
作為亞洲最復雜的地下綜合體,將有16個出入口可以與地面連通。出入口將會用五種不同顏色區(qū)分,讓乘客快速辨識。
中國“五行”元素
新光谷廣場有個非常亮眼的細節(jié),設計者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魏晉玄學獲得靈感,提出了“一元、二儀、三才、五行、六合、九宮”,總體設計思路,將其融入到整體設計中,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宇宙和世界的思考。
“一元”,指整體上采用同心圓造型,與直徑200米的圓形廣場契合。
“兩儀”,將諸多設計元素解構為半環(huán)相扣,寓意互為陰陽,豐富景觀效果。
“三才”,三類植物色系縱橫交錯,象征天地人三者和諧共生。
“五行”,周邊廣場采用五行主題,外圍場地設計也與五行元素相呼應。
“六合”,民族大道、虎泉街、光谷街、魯磨路、珞喻路東段、珞喻路西段等六條道路交會于中央環(huán)島,象征匯合與聚集。
“九宮”,采用九色燈光墻,對應九個宮位,營造別具一格的夜景。
具體到“五行”這塊,就是周邊廣場采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主題,將這五處景觀帶設計與五行元素相呼應。
“金”:在虎泉街、民族大道交會區(qū)域,即現(xiàn)有2號線光谷廣場地鐵站南端,為“金”文化主題區(qū),下沉廣場采用金屬主題鋪裝、金色曲型座椅,以銀杏為主景樹,營造秋天金色景觀。
“木”:光谷資本大廈附近為“木”文化主題區(qū),采用弧形木座椅、仿木質(zhì)特色草坪燈、木格柵通風井,以梧桐為主景樹。
“水”:光谷世界城附近為“水”文化主題區(qū),采用水波紋主題鋪裝、曲型座椅、嬉戲廣場等,以烏桕為主景樹。
“火”:華中科技大學附近為“火”文化主題區(qū),采用紅磚坐凳,以美國紅楓為主景樹,光谷廣場原有雕塑保留于該區(qū)域。
“土”:光谷國際廣場附近為“土”文化主題區(qū),地面采用陶土片主題鋪裝,以欒樹為主景樹,小樹林中設置陶土矮凳等。
未來隨著光谷廣場綜合體的建成,光谷廣場轉(zhuǎn)盤將告別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