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點名”蘋果:不應推卸責任
2018-10-19 21:27:00 來源: 南方都市報
  南方都市報消息,多地蘋果用戶遭遇盜刷的情況,受到了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的關注。19日中午,中消協在官方微博發(fā)文強調,蘋果不應把黑客原因、“撞庫”手段等作為免責理由。中消協稱,電子商務經營者必須承擔保障消費者財產安全的法定責任,如果用戶賬戶被盜刷,經營者又不能證明用戶存在過錯,經營者及第三方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中消協要求一:蘋果如無充足證據,不可反駁消費者的賠償請求
  近日,蘋果賬戶盜刷事件在全國各地密集出現,受害者組成了多個維權群,總人數超過千人。據隱私護衛(wèi)隊此前報道,受害者的資金損失從幾百元到數萬元不等,被盜刷過程基本一致:不法分子遠程登錄受害者的蘋果賬戶,利用小額免密支付不用二次驗證的漏洞,在短時間內進行密集消費,主要是購買游戲點券。待受害者反應過來,資金已經盡數流失。(詳情見此前報道近千人蘋果賬戶被盜刷陷入索賠難)
  事件發(fā)酵約一周后,蘋果公司于10月16日回應媒體稱,正在對盜刷事件開展調查?!拔覀兊恼{查發(fā)現,少量用戶的賬戶在尚未開啟雙重認證的情況下遭遇釣魚詐騙。同時,我們發(fā)現通過虛假的和欺詐性的退款申請試圖牟利的情況有所增加?!?蘋果表示,已經采取了多種措施應對盜刷情況,比如拒絕高風險訂單。此外,蘋果也正與相關消費者保護組織保持溝通,傾聽用戶對這些措施的反饋。
  蘋果回應發(fā)出后,數十位受害者告訴隱私護衛(wèi)隊,退款申請已獲得蘋果公司通過。不過,仍有部分受害者表示自己的退款申請遭到拒絕。(詳情見此前報道陸續(xù)有受害者收到蘋果的退款郵件)
  19日,中消協就盜刷事件發(fā)聲。中消協稱,蘋果公司在聲明中表示的“通過虛假的和欺詐性的退款申請試圖牟利的情況”、黑客原因等,無法構成免責的理由,“不應把自身有的問題與試圖有欺詐性的情況混為一談”。
  “蘋果公司不應推卸責任,淡化自身存在的安全問題,轉移消費者關注點。蘋果公司應正視安全責任和存在的安全問題,對于提出損失要求賠償的消費者,經營者及第三方支付平臺沒有足夠主證據反駁,均應一視同仁進行足額賠償?!敝邢麉f強調,消費者有權就盜刷款項向經營者或第三方支付公司提出賠償主張,如協商無果,消費者有權使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可以將經營者和第三方支付公司作為共同被告。




  中消協文章內相關內容。
  中消協要求二:經營者要采取綜合措施,切實保證交易安全
  除了點名批評蘋果,中消協還提出了建議:對于設置 ID才能進行 App Store等消費的模式,建議相關經營者作出調整,充分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
  根據蘋果的規(guī)則,用戶要在 App Store下載手機應用,必須先綁定一種付款方式,目前可選擇的有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信用卡/借記卡和快捷支付(首信易支付)。隱私護衛(wèi)隊此前測試發(fā)現,選擇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款 App 會默認開通免密支付,不同意就無法使用。而小額免密支付,正是不法分子盜刷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


  蘋果賬戶關聯支付寶(左)和微信支付(右)的提示界面。
  中消協指出,消費者有權選擇是否開通免密支付。經營者要求消費者付款的同時開通免密支付的強制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針對免密支付存在的問題,中消協建議,經營者在消費者開通免密支付時,應盡到合理的提示、告知義務。消費者開通免密支付后,每次交易仍應當先經消費者確認、再進行支付和扣款。并且,經營者應當提示消費者選擇免密區(qū)段、一定期限內(比如每天)的免密額度上限、免密次數等事項。
  值得注意的是,中消協在文章中再三強調了經營者責任。中消協表示,免密支付不能免除經營者保障交易安全的義務,對于開通免密的用戶,經營者應當在消費者開通免密支付時給予提示、告知存在的法律風險并以顯著方式標注。經營者尤其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等方式,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免除自身責任。如果存在上述內容,其內容無效。
  【編輯:畢婷】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