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區(qū)召開大學生村官2018年迎春座談會
2018-02-11 14:00:00 來源: 黃陂區(qū)
長江網訊(信息員周長祥)2月9日,農歷的臘月二十四,是我們南方傳統(tǒng)的“小年”,在此辭舊迎新之際,黃陂區(qū)召開全體大學生村官2018年迎春座談會,區(qū)委常委、組織部長何憲禮與71名大學生村官們圍坐一堂,共憶酸甜、共談理想、共話振興。

  座談會一開始,6名大學生村官代表分別暢談了自己的工作體會。2016屆姚家集街八里村大學生村官陳維佳說道“既然選擇了下村做大學生村官,就要抹開面子,放下身價,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擺正自己的位置。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大學生村官就是跳向公務員、事業(yè)單位的跳板,所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華圖與中公,只想著早日考走上岸;我們也不能覺得十年寒窗苦讀,好不容易考出農村,現在又費勁的考回來,邁不過心里的坎。我們要既來之則安之,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要忘記曾經的“天之驕子”身份,忘記自己的學歷,忘記曾經獲得的各項證書,我們要以“小學生”的姿態(tài)從頭開始學,從小事開始做,不能好高騖遠,舍近求遠?!?/p>

  座談會上還設計了一個特別環(huán)節(jié),專門邀請了灄口街向店村支部書記、主任,2011屆“老村官”王晶來到現場,與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成長歷程。王晶向大家講述了他從一名大學生村官,到被推選為灄口街向店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的經歷,從參與軟弱渙散整改、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陣地建設到征地拆遷、信訪維穩(wěn)等等事務的感受,并送給了大家三句心里話:“村官路莫慌張”、“青春是用來奮斗的”、“踏實才有發(fā)展”。王晶動情的說到,俗話說“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大學生村官群體要立足于本職工作,一心為民,富有感情的工作,利用所學知識幫助群眾,哪怕是幫群眾修個電器,換個插座,寫個材料,填個表格,教個小孩作業(yè),群眾都會感激。你自身也才能底氣足,站得穩(wěn);心不慌,走得順。

  最后,區(qū)委常委、組織部長何憲禮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歷,為大家解答了成長中的疑惑,并對大學生們村官們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議。

  何憲禮部長從四個方面描述了自己聽完大家發(fā)言的感受:一是思想日趨成熟。大家經歷了從象牙之塔到農村基層、從學生到村官的轉變,思想認識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看問題、想事情更加切合實際。二是意志得到錘煉。經過在農村的摸爬滾打,大家的吃苦精神、敬業(yè)精神明顯增強,經受挫折、面對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明顯提高。三是能力不斷提升。許多大學生村官談到,天天與群眾打交道,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增強了解決實際問題、做好具體工作、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四是感情更加深厚。大學生村官到農村基層,和群眾打成一片,與村民朝夕相處,結下了深厚情誼。我為大家的真情而感動,為大家的成長而高興,為大家的業(yè)績而欣慰。

責編:董鈺婧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