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3月8日訊(見習記者吳嘉豪 通訊員盧奕)從旗裝、小腳到自信踏步的摩登女郎,從大門不出到頂起“半邊天”,近代百年來中國女性變化驚人。在“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來臨之際,“風尚與變革——近代百年中國女性生活形態(tài)掠影”在辛亥革命博物館正式開展,一件件展品是女性逐步走向獨立自主的歷程最有力的印證。
清代的畫琺瑯八寶喜字紋把鏡做工精美。見習記者吳嘉豪 攝
本次展覽分為“家庭與婚姻”“服飾與身體”“教育與職業(yè)”三部分,以女性生活形態(tài)的變遷為主線,共展出從鴉片戰(zhàn)爭到新中國成立的百余年間與女性相關的170余件(套)文物,包括了清代、民國女性服飾,做工精美的聘禮盒、雙喜字紋金手鐲、首飾盒、發(fā)簪等器物。
清代滿族女性的“旗裝”(左1、2),漢族女子穿的上衣、下裙的傳統裝束(右1)。見習記者吳嘉豪 攝
展覽中眾多不同年代的女性服飾引人關注,如清代滿族女性的“旗裝”,漢族女子穿上衣、下裙的傳統裝束,以及民國時期的旗袍。辛亥革命博物館陳列部負責人彭博介紹,傳統中國服飾講究克制個性情感,只能在衣服顏色和花紋上做出改變。晚清西風東漸,女性服飾也受到影響,原本寬大平直的造型,逐漸變得裁剪合身,女性服飾開始追求表達自我、實用的目的。
武漢百年老字號顯真樓照相館場景還原。見習記者吳嘉豪 攝
此次展覽還展出了舊上海名媛唐瑛的服飾,與陸小曼齊名的唐瑛是知名美女,此次展出了她曾穿過的“淡紫法蘭絨繡花旗袍”。唐瑛最大的特點是非常時尚,穿衣考究而前衛(wèi),一直都是引領上海灘時尚風潮的風向標,是當時爆款的“帶貨女王”。
清乾隆時期的剔紅纓戲圖圓盒因雙面都有雕刻圖案,較為罕見。見習記者吳嘉豪 攝
展覽中還有民國時期女性楊先知的小學教員師資訓練班結業(yè)證明書、甄選合格證明書等一系列證明材料,她的經歷就是近代中國女性接受教育、投身社會的縮影。來參觀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大一學生羅樂怡說:“看了這個展覽,才知道過去女性上學很不容易。作為一名當代女大學生,我很慶幸在自己喜歡的法律專業(yè)學習,一定要備加珍惜學以致用。”
舊上海名媛唐瑛穿過的“淡紫法蘭絨繡花旗袍”,引觀眾拍照。見習記者吳嘉豪 攝
此外,展覽還特別增加了武漢本土元素設計,復原了百年老字號顯真樓照相館、湖北省立武昌第一女子中學等場景,以此紀念近代以來為女性獨立與社會進步作出貢獻的先輩們。
展覽開放至5月5日,市民可免費前往參觀。